註釋
嗷嗷 (áo áo):形容鳥類因飢餓而發出的叫聲。
戚促 (qī cù):形容生活困苦,處境艱難。
鷦鷯 (jiāo liáo):一種小鳥,常用來比喻平凡或卑微的人。
鳳凰 (fèng huáng):傳說中的神鳥,象徵高貴和吉祥。
黃口 (huáng kǒu):指幼鳥,這裏比喻年幼的孩子。
糠秕 (kāng bǐ):穀物的外殼和碎屑,比喻粗劣的食物。
烏鳶 (wū yuān):烏鴉和老鷹,這裏指天敵。
覆車粟 (fù chē sù):指從翻倒的車中散落的糧食,比喻不勞而獲的利益。
守分 (shǒu fèn):安守本分,不越界。
翻譯
在空曠的城池中,一羣飢餓的麻雀嗷嗷叫着,它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困苦。這些麻雀本就和鷦鷯這樣的小鳥爲伍,從未追隨過鳳凰那樣的高貴族羣。它們帶着四隻幼鳥,卻連乳水都未曾飽足。吃着人們剩下的糠秕,時常害怕被烏鴉和老鷹追逐。它們以冒險涉足太行山的險峻爲恥,也羞於去撿拾翻車散落的糧食。天命自有定數,它們安守本分,斷絕了非分的慾望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描繪空城雀的生活狀態,反映了詩人對於命運和本分的深刻思考。詩中的空城雀象徵着社會底層人民,它們雖然生活困苦,但仍保持着自尊和自立,不願冒險或貪圖不勞而獲的利益。詩人通過這些麻雀的行爲,表達了對天命的接受和對本分的堅守,體現了道家思想中的順應自然和知足常樂的哲學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通過對小鳥生活的描繪,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。